首页 » 新闻 » 会展人物 » 正文

袁再青:国家重点展会应加强创新 促进会展产业转型

发布日期:2012-08-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2日讯(记者徐晶慧) 据统计,我国会展数量和规模正以每年20%的平均速度递增,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多头管理、展会层次低、国际品牌少、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的弊端。因此加快会展产业转型升级就成为当务之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在今天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指出,国家重点展会应加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加快转型、创新。

  
在加强展会专业化建设方面,袁再青表示,一是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作为区域性博览会都是综合性博览会,既有贸易,又有投资,也有论坛和文化的交流。要搞好专业化必须要和国内的相应专业协会来合作,充分发挥不同行业协会的作用。二是要加强与专业客户、专业厂商的合作。哪个博览会都是一样,要积累很雄厚的专业客户资源,包括采购商,包括供应商,专业的客户是各类展会最好的基础,要加强和专业客户的合作联系。三是应该与专业的会展公司加强合作。政府主导的展会要落到实处,需要靠专业的组织和专业的人才。现在有很多好的博览会,在这方面已有非常好的探索,和专业会展公司进行合作,把具体内容交给专业会展公司去承办,能够提高专业化水平。

  在加强市场化方面,袁再青称,东北亚博览会、东盟博览会以及亚欧博览会都是政府主导型的博览会。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作为决策方提供财力支持,包括招商、提供场地都发挥了政府主导型作用。但是根据著名的会展国家发展经验,好的展会必须要有市场化的力量支撑、推动,政府主导型展会也是这样。以上提到的展会应该把政府主导和市场运营相结合,逐步的增加市场化运营氛围。以东北亚博览会为例,政府支持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他们每一年仍不断加强市场化运作力量,现在已经取得可喜成果。做好市场化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博览会的质量和效益,所谓市场就是要有买和卖的双方才能构成市场,博览会要吸引供应商,吸引采购商,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就是提高质量。有了质量,有了效益,才会有人愿意参加展会,才能为市场化打好基础。

  
而在谈到如何提高展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对客商的吸引力时,袁再青指出,主要是要搭建好三个平台。一是给客商提供一个很好的宣传推广平台。二是交流和对接的平台。三是搭建好洽谈签约的平台。

  
在加强国际化方面,袁再青称,东北亚博览会、东盟博览会以及亚欧博览会实际上是中国和周边国家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这几个展览会要提高国际化的水平,一是要提高展会国际化的宣传和国际化的推广。不能仅在国内“吆喝”,要向周边国家宣传推广,在国际化舞台上招商,争取国际的买家、采购商和国际的供应商参加。二是要有国际化的定位,国际化的主题。不能光从自己内部一个小的范围来考虑定位和主题,要考虑到国际的需求。三是提高国际化的服务水平。博览会不仅仅只有国内的客商,国际人士对于服务是有不同要求的。

  
对于国家重点展会来讲,创新发展也非常必要,在意识、形态,在实际操作层面都需要有创新发展的思路。对此,袁再青表示,要把博览会发展好,必须要有不断的创新、转型,要适应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要结合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包括世界会展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转型和创新是展会不变的追求。

  在如何创新上,袁再青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是办会理念的创新,展会的作用目的要不断的有新的认识。二是展会体制上的创新,一个是领导和管理体制。现在这几个重点展会基本上领导架构都已经比较成熟了,在中央领导下,在中央部门的支持和共同领导下,由博览局具体来承办,下面还有一个体制,但这个体制在巩固的基础上还是需要创新的。领导和管理体制上要引入一些新的因素,包括引入市场化的一些机构组织作为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新的动力。另外就是政策体制的创新,现在这几个博览会可以说都有一套比较明确的完整的政策支持,包括中央的和地方的政策,土地、税收、展位,包括相关的财政政策的支持,这里面也有不断创新的问题,还有促进机制的创新。

  
袁再青最后强调,各类展会如今都面临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即技术上的创新。要跟上国际科技发展的新潮流,跟上国际会展业科技发展的潮流,注重会展行业的新技术在博览会当中的应用,包括现在的视频技术、网络技术、低碳环保技术。国家重点区域性博览会更应在技术有不断的创新,抓住创新,抓住转型,才能获得持久的不竭的发展动力。

 
 
扫描展团网微信二维码,关注展会、会议节庆、展销会、会展服务,关注"展团网"微信公众号即可 展团网
 
 
网站首页 | 行业分站 | 城市分站 | 参展意向登记 | 展会宝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桂ICP备11003182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10069764355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