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会展人物 » 正文

刘海莹:谨防“会展小镇”建设一拥而上

发布日期:2017-07-19  来源:中国贸易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6年7月21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力争在2020年培育出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同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当特色小镇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小镇建设在全国各地铺开并持续高涨。与国外各类型小镇的先天自发性不同,我国特色小镇多为后天人为造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特色小镇集聚区。

会展小镇”也在这股“小镇热潮”中应运而生。笔者对会展业是否需要“小镇化”发展方式暂不置评,仅将对于会展小镇的几项思考托出,与业内探讨交流。

《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产业立镇是特色小镇的根本,那么会展小镇的立镇产业又是什么?在立镇产业的选择上,会展小镇比其他特色小镇要求更高。作为高端服务业的会展业,其起步发展需要“产业+其他服务业”并重——上游(产业会展)成长需要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中下游则以场馆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旅游、住宿、交通、物流、金融等服务业为前提。也就是说,会展业发展难以“平地起高楼”,而需“站在巨人肩膀上”。

由此引出下一个问题,是建设会展小镇还是会展小城镇?

在此,需要明确“小镇”和“小城镇”的界定。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镇区面积一般为20平方公里。

会展业是城市间的竞争,目前已在业内达成共识。会展活动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特点,需要除了会展场馆之外的更多服务设施来支撑,如餐饮、酒店、商业、交通、物流等等。会展业的城市系统性要求其不能相对独立的运行。如此,规划面积较小的会展小镇恐怕难以满足会展业发展需求,这与会展小镇建设初衷形成一定的悖论。如果一定要采取小镇模式,前提是必须打破这一悖论,否则难以为继。

再看会展小城镇,其建设发展是要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也就是说是要通过环境、产业、空间、社区和人的有机结合,形成相对独立又与周边互补共生的区域城市圈。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即“产业+其他服务业”的立镇保障。

我们在提到会展小镇时,典型案例便是瑞士达沃斯小镇、海南博鳌小镇、因世界互联网大会而打造旅游业4.0版本会展小镇的乌镇、阿里巴巴云栖大会所在地的云栖小镇,等等。看到风光表面时有无思考过,这些小镇是否是特别建设的会展小镇?如果是,那么抛开惹人眼球的会展活动之外,小镇运行是否正常?如果不是,会展活动是“无中生有”还是“锦上添花”?这几个问题折射出究竟该建设会展小镇,还是发展特色小镇的会展经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是在之前会展产业园区、会展城以及今后会展小镇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的问题——利益相关方的介入顺序如何排布?综观国内外成功特色小镇,均是政府、区域运营商、产业运营商、龙头企业和开发企业的合力之作,且不能本末倒置。政府规划提纲挈领,必须先行。例如,美国建设特色小镇需要编制详规并通过专家和市民评审,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完成区域和产业布局后,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实现资源和人流集聚。特别要强调的是“去地产化”,真正实现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小镇建设,避免形成“小镇库存”。

会展业发展至今,我们更应该深思的是如何健康可持续地“做大做强”。在全国会展场馆体量和数量不断刷新的当下,“会展小镇”规划建设要秉持科学谨慎的态度,防止一拥而上,把特色小镇做成“变异”的会展地产。

(作者系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

 
 
扫描展团网微信二维码,关注展会、会议节庆、展销会、会展服务,关注"展团网"微信公众号即可 展团网
 
 
网站首页 | 行业分站 | 城市分站 | 参展意向登记 | 展会宝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桂ICP备11003182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100697643558Q